歡迎訪問學兔兔,學習、交流 分享 !
返回首頁 |
清代硃卷集成 顧廷龍主編 成文出版社, 1992
【完整性和清晰度】有極少數缺頁,高度清晰,有書簽
朱卷是明、清時科舉考試制度的產物,參加鄉試、會試的考生的墨筆試卷需經專門會錄人員用朱筆謄寫后送交考官,目的是防止考官辨證考生的筆跡。謄稿即稱為“朱卷”。清朝中式的舉人、進士把自己試卷刊刻散發親友,以后又擴展到無須朱筆謄錄的復試、殿試等試卷均刊刻散發,形成一種特殊的文獻,統稱“朱卷”。
上海圖書館入藏的清代朱卷源于20世紀30 年代末“孤島”時期的合眾圖書館。張元濟、葉景葵等覓藏民族文化典籍時,注意到了朱卷特有的文獻價值。合眾圖書館先是以重點購得浙江海鹽朱氏壽鑫齋收藏的 2000余冊朱卷,以后又得到江蘇吳縣潘氏著硯樓捐贈的朱卷千余種,奠定了朱卷藏書的基礎。建國后,合眾圖書館改為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,以后又與上海圖書館合并。50多年中,朱卷收集工作堅持不懈,至90年代初期,入藏的朱卷已超過了8000種,形成上海圖書館古籍藏書中的一個特色專藏。朱卷提供考生及其家族的歷史人物資料較其他史料真實確切,記述的師承關系為研究學術思想的源流變遷提供了依據,考官的批語可以反映當時的教育狀況,選士標準,此外,八股文試卷本身則是清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因此,上海圖書館收藏的朱卷有特殊的文獻價值。1992年,由上海圖書館名譽館長顧廷龍主編的《清代朱卷集成》由臺灣成文出版社正式出版,較完整的反映了這部分文獻珍藏。
硃卷″即科舉之各類試卷彌封后,謄錄人員用朱筆重新謄寫的卷子。清代成例新中式的舉人、進士都將履歷、科份、試卷刻印,亦稱〝朱卷″,即本集成所收錄者。朱卷為三個部份所組成:
一、履 歷:登本人姓名、字號、排行、出生年月、藉貫、撰述、行誼,并載本族譜系,最簡為祖妣三代。亦有上自始祖下至子女、同族尊長、兄弟侄輩以及母系、 妻系無不載入。凡有科名、官階、封典,著作亦注入名下。再錄師承傳授, 如受業師、問業師、受知師之姓名、字號、科名、官階以示學問淵源有自。
二、科 份 頁:載本科科份、中式名次、主考官姓名官階與批語等。
三、試卷與文章:八股本身是一種駢散文菁華的文學體裁,追求修辭技巧形式的完美,是 研究八股文的第一手材料。在考官的評語中,可辨別清代取士的標準,及清代教育狀況。本書集科舉文獻、傳記檔案、文學、教育資料之大成,清代文武百官履歷、傳記撰述、行誼盡收于此。百年珍藏首次公諸于世,為學術研究極待開發的重要歷史文獻,各圖書館、研究所所必備。